The site is currently under configuration

Will be available soon......

数智时代的东亚高等教育观察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日期:2025.04.30 来源:《云际》第13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在机遇与挑战中探寻包容性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UNESCO-ICHEI)2025年发布的《东亚的数字化飞跃:高等教育转型的区域综合报告》,描绘了中国、日本、蒙古国、韩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进程,对地区内教育数字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1280X1280.PNG


东亚国家高等教育融合人工智能政策亮点

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教育格局的进程中,东亚国家展现出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国家对教育资源优化、数字化教学升级、未来人才素养培育以及包容性发展原则的重视与投入,以及政府、高校与产业界的通力协作。东亚国家在建设健全数字基础设施以确保教育公平与包容性、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公民数字技能提升、以人才为核心打造教育供给体系等教育化转型方面展现出鲜明共性。


中国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战略规划、规范体系,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将技术投资而不仅是财政支出视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在高等教育数字化方面建立了健全的政策框架。《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5G Applications)等近年出台的政策旨在加强教育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101 Plan)启动,旨在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流课程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2025年《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发布,创新性提出立足新阶段(New stage)、新标准(New standard)、新路径(New ways)的“3N”教育数字化转型方向,加强在教育数字化统筹、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运用和人工智能教育赋能中的行动。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日本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战略举措,展现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决心。202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pan)更新了“数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认证制度,要求将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教学融入高等教育机构的课程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基础知识,进而在其专业领域应用。2025年,日本国会通过《人工智能促进法》(Act on the Promo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Utilisation of AI-Related Technologies),鼓励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研究、传播成果、培养人才并配合政府政策,同时将促进对公众的AI教育和认识作为政策重点之一。


韩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始终走在前沿,战略性地应用教育技术、培养数字技能并推进个性化教育。2024年,韩国国会通过《人工智能发展与信任基础创建法》(Framework 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a Foundation of Trust ),确立了每三年制定相应AI竞争力提升计划的法律框架。同时,该年也成为引导教育体系适应人工智能的内化期,根据先前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方向与核心任务》(Education Policy Direction and Core Task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积极推进AI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深入融合。2025年,“区域创新体系与教育”(RISE)计划在韩国全国范围内推广,各地方政府与大学构建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高等教育院校提供资金以支持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行业的研究项目和课程建设,并以此吸引国际人才,强化全球竞争力。


蒙古国政府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在后疫情时代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的关键战略。近年来,蒙古国发布《远景2050》(Vision 2050)和“数字国家”(Digital Nation)倡议,提出开发数字教育内容、开放式教育资源和MOOC,推动各阶段教育向在线学习转型。2025年2月,蒙古发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规划从“AI用户国”升级为“AI开发国”,重点建设本土AI创新中心与创业生态系统。依托矿业与可再生能源优势,推动节能型数据中心建设,吸引全球AI投资。不仅如此,蒙古国还与亚洲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蒙古分会启动了“国家人工智能”计划,培养500名地方政府、机构专业人员和2250名教师,以期缩小数字鸿沟,提高数字化转型的包容性。


东亚各国基于自身特点和发展情况,致力于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开发在线学习资源,并在硬件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各有侧重。但无一例外,各国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教育机会的扩大和竞争力的强化。


转型观察: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分化”

东亚各国虽然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增强教育包容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口老龄化在日本和韩国尤为突出,进入高校的年轻人数量持续下降。在日本,这一趋势已导致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入学率下滑,陷入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着合并或关闭的抉择。这不仅对农村学生入学机会构成了威胁,更加剧了教育不平等。


与此同时,技术工具的快速迭代与教学法的滞后发展之间形成了“教与学”的脱节,如何确保这些成果能切实转化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习成效的改善,已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各国高校普遍建立了先进的数字生态系统,涵盖高速网络、人工智能(AI)平台、学习管理系统(LMS)及数字图书馆,通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和虚拟课堂等手段,积极探索个性化与主动式学习,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东亚各国涌现出独具特色的创新实践: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慕课资源库,以促进教育公平;日本推行因地制宜的本地化策略;韩国则聚焦于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


以人为本:教科文组织的规范与引领作用

为应对上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了其一以贯之的指导原则,即以人为本、公平包容。在国际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规范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其2021年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2023年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旨在帮助各国制定长期和短期政策,确保生成式AI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捍卫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和公共产品的核心属性,确保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在数字时代享有平等的机遇。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其价值取决于我们如何运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制定AI战略时,理应将伦理规范和公平性考量置于核心位置。报告呼吁,应将“弥合数字鸿沟”从边缘议题提升为政策的优先事项,确保技术进步的红利能够惠及每一个学习者。生成式AI的崛起有可能加剧全球北方与南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数字鸿沟,而当前东亚部分国家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中,仍缺乏针对数字鸿沟的明确应对措施。因此,国家及国际层面的决策者应当正视潜在的“数字贫困”风险,积极制定政策以促进教育的公正与平等。


1280X1280.JPEG

1280X1280 (1).JPEG

《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


全球协作:构建开放、公平的数字教育未来

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为推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2024年发布的《全球数字契约》(UN Global Compact)草案为系统性改革提供了框架,强调通过多部门协作实现包容性发展,并将人权与可持续发展置于数字治理的核心。与此同时,在教科文组织《关于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建议书》指导下,联合国在2022年变革教育峰会(2022 U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Summit)上提出,应将虚拟学习空间确立为一项公共产品和基本权利,大力倡导开发高质量数字教学资源,并构建覆盖全民的教育连接网络。


1280X1280 (2).JPEG

2024年全球未来峰会通过的《未来契约》,其附件包括《全球数字契约》和《关于子孙后代的宣言》 来源:https://www.un.org/en/summit-of-the-future


为实现这一愿景,弥合全球数字鸿沟成为联合国系统的关键任务。联合国、多边开发银行、国际组织及中、日、韩等捐助国需携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确保稳定且可负担的互联网接入。此外,倡导在各国教育体系中采纳和融合全球性的“数字教师能力框架”,应成为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优先事项。这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掌握数字技能的标准化路径,更能促进技术与教学法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适应数字经济所需的批判性思维与协作能力。


在此进程中,加强区域与国际合作是实现教育公平、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教科文组织倡导各国制定有力的政策框架,鼓励高校间开展跨境合作与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建立区域性及全球性的认证机制,促进数字证书与微认证的广泛互认,教科文组织可发挥其协调与标准制定的独特作用,支持各国教育认证体系的互通对接,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数字教育的质量与影响力,确保在飞速变革的时代中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Previous

往期云际